梅瓶

老藏家的买瓷规矩:必须先看“六要素”辨真假

瓷器收藏这行,有人靠一件真瓷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栽在假货里血本无归,说到底差的就是“避坑的真本事”。现在不少新手刚入行就想捡漏,结果被仿品、套路坑得晕头转向,其实老藏家早就把保命的规矩总结透了:买瓷先把“六要素”摸明白,再加上“著录”和“科技检测”双保险,90

青花 宋代 瓷器 汝窑 梅瓶 2025-10-30 21:00  2

元青花×元杂剧:不止“十亿不卖”的梅瓶,瓷上藏着元代人的悲欢

当南京市博物馆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在展柜中静静伫立,瓶身萧何策马狂奔的焦虑、韩信河边踯躅的迷茫,竟与元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里“追信上船”的情节完美重叠。这并非偶然——700年前,元杂剧的锣鼓声与青花瓷的窑火相互映照,将一段段人间悲欢凝固成了不朽的瓷

尉迟恭 梅瓶 元青花 元杂剧 杂剧 2025-09-30 16:35  4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丨色如深海!这种中国传统蓝到底是什么蓝?

在中国传统蓝色中哪一种最令你心动?今天为你介绍一种特别的蓝它比花青色更清爽却比景泰蓝更沉稳一起认识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色如深海!这就是独特高级的霁蓝釉一条白龙追赶着火焰宝珠露出利齿,大步前行在呈现宝石般亮泽的蓝色背景衬托下气势轩昂 磅礴大气仿佛遨游于深海这种釉色正

深海 文物 霁蓝釉 梅瓶 蓝釉 2025-09-25 11:13  4

“梅瓶太雅,不日常”,过了一千年,中秋还在送它?

中秋选礼时,总有人对着梅瓶犯嘀咕:“这东西太雅了吧?摆着像博物馆藏品,用着不如玻璃酒瓶顺手,送出去会不会显得不接地气?” 连故宫展柜里那只北宋汝窑梅瓶,也常被游客贴上“只可远观” 的标签——小口丰肩的造型、留白写意的纹样,似乎都在强化 “非日常” 的距离感。

初萌 古树 梅果 青梅酒 梅瓶 2025-09-22 15:35  4

连月饼届的“爱马仕”都送不出去了,中秋节送什么才更有分量?

中秋送礼的难题又摆上了桌:花大价钱买的 “月饼届爱马仕”,拆开后只剩包装被夸两句;跟风送的进口红酒、高端大闸蟹,转头就淹没在各家的礼品堆里——明明预算没少花,却总显得 “没分量”,连收礼的人都客气得敷衍。难道中秋礼真的只能困在 “贵但俗” 的怪圈里?

中秋节 月饼 爱马仕 酒器 梅瓶 2025-09-19 14:01  5

收藏20年没突破?看懂梅瓶背后的逻辑,才算入门

圈里的老陈玩收藏20年,库房里堆着不少“老瓷瓶”,却总被行家说“只收了个‘形’,没摸到‘魂’”;身边不少藏友跟风囤官窑、追名家,最后要么踩坑买了仿品,要么守着一堆器物说不出个所以然——为什么有些人收藏多年始终没突破?其实答案就藏在大英博物馆和故宫的梅瓶展柜里:

收藏 逻辑 酒器 青梅酒 梅瓶 2025-09-12 14:32  6

今年中秋不送“俗礼”:君子重礼更重你,懂得才是内核

中秋送礼的清单翻了又翻:大牌白酒怕被重复,进口红酒怕不合口味,月饼礼盒堆在角落总显敷衍——现代人常常困在“选什么礼才够贴心”的焦虑里,却忘了古人“君子重礼更重你”的真意。好礼从不是价格的堆砌,而是“懂得”对方心意的默契。那些藏在全球顶级博物馆里的中国梅瓶,或许

内核 重礼 酒器 梅瓶 俗礼 2025-09-09 15:49  5